每年的農曆5月5日為端午節,端午節最廣為人知的習俗有吃粽子、划龍舟,另外也有立蛋和戴香包等習俗,這次特輯整理了幾個關於端午節的冷知識和小故事,讓你對這個傳統節日有更多的認識喔!
端午冷知識
最多叫法的節日
端午節別稱很多,大概有二十幾個:如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8b97dec05f6f472680a6d3fc6776828e~mv2.jpg/v1/fill/w_777,h_437,al_c,q_80,enc_auto/116172_8b97dec05f6f472680a6d3fc6776828e~mv2.jpg)
屈原不姓屈
屈原姓羋!屈氏,名平,字原。屈字並不是他的姓,而是氏。姓是族號,而氏則是姓的分支。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羋原。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e90021ba749d4e53a678011fbb644c4b~mv2.jpg/v1/fill/w_822,h_462,al_c,q_85,enc_auto/116172_e90021ba749d4e53a678011fbb644c4b~mv2.jpg)
各國端午習俗
韓國端午節不吃粽子但重用艾草,家家戶戶都會擺上艾子糕,用艾餅、松皮餅祭祖先,用菖蒲水洗頭求吉利。
在日本端午節主要是男孩子的節日有男孩的家庭要掛出鯉魚形狀的旗子,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表達了父母期望子孫成為勇敢堅強的武士的願望,日本人端午也吃粽子,但是粽子較長也較尖。
越南端午節,在清晨時大人會給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戴五色線。據說,戴五色線的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越南人認為黃姜有避瘟疫、解毒和防瘡等功效,在每年春夏交替時吃黃姜飯可避免受到一些疾病的侵擾,所以越南人在端午節這天會吃黃姜糯米飯。
泰國端午節又叫做芭掌節,泰國的”芭掌”一打開粽葉就會直接看到餡料,大多是白果、例子、大蝦米和用切片臘腸代替三層肉,而”吉掌”是用榴槤的皮燒成灰製作出鹼水,然後將泰國米放在其中泡發,再以粽葉包成雞蛋大小後蒸熟食用,口感清甜爽口。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ebe84d5830314d238cac2d1741a2faa5~mv2.jpg/v1/fill/w_822,h_463,al_c,q_85,enc_auto/116172_ebe84d5830314d238cac2d1741a2faa5~mv2.jpg)
端午節為什麼要立蛋
相傳端午節當天的正中午,是一年之中陽氣最重的時刻,只要在當天中午能成功將蛋立起來,吸收了天地精華能量的蛋,便會為成功立蛋的人招來一整年的好運氣。根據科學家證實,影響立蛋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於「摩擦力」,因為蛋本身為球體,要成功立於桌上需要靠蛋的的表面與桌面的摩擦力,因大家都希望能成功立蛋好運一整年,這邊提供一個小秘訣,立蛋時可以在桌面撒上一層鹽巴,再把蛋放在鹽巴上站立,透過鹽巴顆粒的粗糙質地增加蛋表面與桌面的摩擦力,等成功把蛋立起來後,再輕輕吹氣把鹽巴吹掉,就會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立蛋囉!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c20e50503b6a4e48862fe02e01a1e0c8~mv2.jpg/v1/fill/w_844,h_444,al_c,q_85,enc_auto/116172_c20e50503b6a4e48862fe02e01a1e0c8~mv2.jpg)
午時水功效
午時水就是一年之中的農曆5月5號午時(11點到1點)的水,午時水又名為陽水,可避邪,用來沐浴或飲用、可治病,用來灑淨房宅有清淨效果,裝午時水的容器以瓷器、瓦或玻璃材質為佳,古書上記載「五月五日午時取井沐浴一年疫氣不侵」,神奇的午時水除了補身、健體的功用,還能驅邪避凶、解毒去時疫、淨宅、除瘴癘等許多功用,甚至還可以去壞運迎好運、添財運,據說使用午時水來泡茶,茶湯特別甘甜順口。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2bd1a7f39e554f699088d94327fb7c2a~mv2.jpg/v1/fill/w_802,h_402,al_c,q_80,enc_auto/116172_2bd1a7f39e554f699088d94327fb7c2a~mv2.jpg)
雄黃勿飲用
據說在端午節這天,喝雄黃酒可以保佑無病無痛、百毒不侵,而不能喝酒的兒童,則可以用酒液在額頭上寫個「王」字,同樣可以達到防護的功效,但依據現代知識雄黃為含硫和砷的礦石,經加熱後會被氧化為劇毒成分三氧化二砷(As2O3),兩者皆是有毒之化學成分食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因此,建議端午節不要喝雄黃酒。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6e9796a0e9ed43adbcf677661bfcdb3b~mv2.jpg/v1/fill/w_803,h_452,al_c,q_85,enc_auto/116172_6e9796a0e9ed43adbcf677661bfcdb3b~mv2.jpg)
艾草和菖莆的妙用
端午節在門上掛上艾草和菖莆驅邪,寓意著全家平安健康,是一種傳統的祈福做法。另外,農村老人有一種說法叫做:端午節的艾草有兩不掛,就是指被陽光照射過的艾草不能掛在門上,據說這和練武破功是一個道理,如果艾草被太陽曬過,就意味著它失去了避邪的作用,所以人們才會在端午的早上趁著太陽沒出來時去摘艾草。另外,如果艾草的葉子被蟲子咬過,或者本身長得太過矮小,也是不能掛在門上的,在農民看來,只有長得比較高大而且本身比較完好的艾草,才能將驅邪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摘下來的艾草不用急著丟掉,可以將它揉搓成條狀,用打火機將艾草點燃放在衛生間或者房間裡熏一熏,艾草是天然的驅蚊材料,所以將艾草點燃放在家裡熏一熏散發出來的煙霧可以迅速將蚊子熏跑。另外,菖蒲根具有溫性、芳香及辛刺感,對應的身體系統為心臟、肝臟及脾胃;能夠消除脹氣及消化不良,常用於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活力、胃酸過多及幫助戒菸、戒毒。很多藥草師習慣將菖蒲根與銀杏併用,能夠釋放思緒上的壓力與緊張,菖蒲根有通經的效果,懷孕時不可使用喔!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654abe8dc4294b41bf6b1fae16f16cc4~mv2.png/v1/fill/w_249,h_144,al_c,q_85,enc_auto/116172_654abe8dc4294b41bf6b1fae16f16cc4~mv2.png)
端午小故事
端午節由來
在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叫「屈原」的大臣特別忠心愛國、常提出治理國家的建議,希望國家可以越來越好。可是國王卻不接受屈原的建議,還把他派到偏遠地區流放。在屈原被流放後,楚國的國力越來越弱,最後被秦國給攻佔了。屈原得知國家被佔領的消息後傷心欲絕,於是在農曆五月五日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江。附近的居民發現屈原投江後,趕緊划船去營救,但打撈了半天都沒有找到他的蹤跡。於是,居民們便用葉子包了米丟進河裡餵魚、餵蝦,希望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就把農曆五月五日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同時也是習俗活動「吃粽子」與「划龍舟」的典故。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873c0000467d4b03b5a4966e58453b5e~mv2.jpg/v1/fill/w_361,h_203,al_c,q_80,enc_auto/116172_873c0000467d4b03b5a4966e58453b5e~mv2.jpg)
白蛇傳
傳說在宋朝時,有兩隻修煉已久的蛇精,法術高強可變為人形,分別為白蛇-白素貞與青蛇-小青。兩蛇在下山遊玩期間,巧遇前世的救命恩人,白蛇為感謝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決定化為人形報答恩情,許仙見到由白蛇化為人形的白素貞便一見鐘情、結為夫妻。某日金山寺的法海和尚路過,驚覺白素貞並非人類,而是修煉千年的蛇妖,說服許仙在端午節時讓白素貞喝下「雄黃酒」、在屋內撒雄黃,讓白蛇現出原形。看見妻子原形的許仙被嚇得臥病不起,白素貞為了救丈夫,冒險前往仙山盜取仙草,此時許仙則被法海和尚拐騙至金山寺並軟禁起來,白蛇與青蛇一同前去營救與和尚法海大鬥法,一時之間水漫金山寺。白蛇法力不敵法海和尚戰敗了,最後被法海和尚用金缽罩住鎮在雷峰塔下,造就了端午節「喝雄黃酒」、「灑雄黃」等避邪的習俗。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342357efbd6e48d987cfd9413d323447~mv2.jpg/v1/fill/w_727,h_373,al_c,q_80,enc_auto/116172_342357efbd6e48d987cfd9413d323447~mv2.jpg)
孝女曹娥
曹娥是東漢時期的上虞人,父親為了捕魚溺於江中,幾天之後仍然不見父親的屍體,曹娥每天每夜沿著江邊哭喊尋找父親,過了十七天之後,在農曆五月五日投江,孝女曹娥雖然死了,但是她卻能找到她父親的屍首,並把他背到了江堤邊,人們看到這個場景十分感動,認為是她的孝心感動了上蒼,後來人們把曹娥背父出水得地方叫做賀盤村,同時在曹娥跳水的江旁建造了一座曹娥廟,造了她的塑像,尊她為「孝女娘娘」,並把小漁村叫做曹娥村,把那條江改成了曹娥江。每到曹娥跳水投江的那一天,曹娥廟裡都會舉行很盛大的廟會,很多鄉親都會來祭拜同時題詞送匾來讚揚她的美德。一直到現在,不管曹娥江的江水多麼兇猛,但只要到曹娥廟前面都會變得平靜,仿佛覺得有愧於孝女,悄悄離去,等過了曹娥廟,江水才會再次發出響聲。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cc234476c62046b293aec2ed041ba365~mv2.jpg/v1/fill/w_363,h_180,al_c,q_80,enc_auto/116172_cc234476c62046b293aec2ed041ba365~mv2.jpg)
配戴香囊
傳說古時候,每年的四、五月間各種蟲害、瘟疫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玉皇大帝便派了一位神仙下凡,察訪民情,治理瘟害。神仙發現同是天下人,有的人好,有的人壞,便懲惡護善,掏出五色香袋對善良的人說:每年五月初五,同家裡的小孩戴上它,「身上戴香包,門上插艾蒿,瘟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奇怪的是,從那以後凡是帶香袋的大人小孩,蟲害見了便逃之夭夭,而沒有香袋的惡人們就被蟲害毒疫毒死了。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116172_fbba136556734666aabd384012ab4833~mv2.jpg/v1/fill/w_727,h_355,al_c,q_80,enc_auto/116172_fbba136556734666aabd384012ab4833~mv2.jpg)
Comments